Obsidian 基础使用教程

1. Obsidian 是什么?

Obsidian 是一款基于本地 Markdown 文件的笔记与知识管理软件。它的核心设计理念是帮助用户建立一个可长期持有、高度关联的个人知识库。

主要特点

  • 本地优先:所有笔记都以纯文本 .md 文件的形式,直接存储在您自己电脑的文件夹中,确保了数据的私密性、安全性和可移植性。

  • 链接驱动:通过强大的内部链接功能,将离散的笔记连接成一张知识网络。

  • 高度可扩展:通过丰富的主题和社区插件生态,可以极大地定制软件外观和增强功能,以适应不同的工作流。

2. 核心概念

2.1 仓库(Vault)

一个“仓库(Vault)”就是您在电脑上指定的一个文件夹。Obsidian会把这个文件夹里的所有 Markdown 文件和子文件夹识别为一个独立的知识库。您可以根据需要创建多个仓库,例如一个用于“工作资料”,另一个用于“个人学习”,它们之间完全隔离。

2.2 Markdown:专注写作的格式化语法

在 Obsidian 中,所有笔记都使用 Markdown 这种高效的文本格式化语法。它允许您使用简单的符号来设置文本格式,从而在写作时保持双手不离开键盘。

常用语法

  • 标题#号的数量代表标题层级(# 一级,## 二级,以此类推)。

  • 样式*斜体***粗体**~~删除线~~

  • 列表:使用 -* 创建无序列表,使用 1. 创建有序列表。

  • 引用:在行首使用 > 创建引用块。

  • 链接[示例](https://example.com) 用于创建指向外部网页的链接。

  • 代码:使用 ` 来标记行内代码,或使用 ``` 包裹代码块。

2.3 双向链接:构建知识网络

双向链接是 Obsidian 的核心功能之一,通过 [[笔记标题]] 语法实现。

当您在笔记 A 中写入 [[笔记 B]] 时:

  1. 正向链接:一个从 A 指向 B 的链接被创建。您可以直接点击它跳转。如果《笔记 B》还不存在,点击链接就会自动创建这个新文件。

  2. 反向链接:Obsidian 会自动在笔记 B 的“反向链接”面板中记录下“笔记 A 链接了这里”。

这种机制的价值在于,它能帮助您有机地发现信息间的关系。例如,您在阅读《原子习惯》时,可以链接到 [[多巴胺]];当您未来学习神经科学并撰写《多巴胺》笔记时,就能在反向链接中看到《原子习惯》曾提及它,从而巩固了知识的联系。

3. 快速上手步骤

3.1 步骤一:创建仓库

启动 Obsidian 后,选择“创建新仓库”,为仓库命名并指定一个您电脑上的本地文件夹位置即可。

3.2 步骤二:熟悉界面

Obsidian 的主界面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:

  • 左侧边栏:默认包含文件浏览器(管理所有文件和文件夹)和搜索框。

  • 中间区域:核心的编辑器区域,用于撰写和阅读笔记。

  • 右侧边栏:可容纳多个面板,默认可能包含反向链接、大纲、标签面板等。

3.3 步骤三:创建与链接笔记

  1. 创建:点击左上角“新建笔记”图标,或使用快捷键 Ctrl/Cmd + N

  2. 写作:在新笔记中输入内容,例如 这是我的第一篇笔记,它将讨论 [[生产力系统]]

  3. 链接:文本 [[生产力系统]] 会显示为链接。由于该笔记尚不存在,链接颜色通常会较暗淡。按住 Ctrl/Cmd 并单击它,Obsidian 会为您创建并打开《生产力系统.md》这个新文件。

3.4 步骤四:使用 Frontmatter 添加元数据

Frontmatter 是位于 Markdown 文件最顶部,由 --- 包裹的一个 YAML 数据区,用于定义笔记的元数据。

示例

YAML

1
2
3
4
5
---
tags: [项目/进行中, 效率]
author: VenenoSix24
created: 2025-08-16
---

这些数据虽然在阅读视图中不可见,但可以被 Obsidian 和许多插件(如 Dataview)读取和利用,为自动化和高级查询提供了基础。

4. 核心功能详解

4.1 搜索

全局搜索是一个极其强大的功能。使用快捷键 Ctrl/Cmd + Shift + F 打开搜索面板。

  • 基础搜索:直接输入关键词。

  • 高级搜索:使用操作符来精确查找。

    • file:(文件名):在指定文件名中搜索。

    • tag:(#标签名):搜索包含特定标签的笔记。

    • path:(文件夹路径):在特定文件夹内搜索。

    • line:(关键词):搜索包含关键词的特定行。

4.2 标签(Tags)

标签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分类方式。在笔记中输入 # 后跟上标签名即可,例如 #读书笔记

  • 嵌套标签:您可以使用斜杠 / 来创建层级,例如 #项目/个人/进行中,这使得标签系统本身也具有了结构性。

  • 标签面板:在右侧边栏可以打开“标签面板”,集中查看和筛选您知识库中的所有标签。

4.3 关系图谱(Graph View)

关系图谱将您的笔记和链接可视化。

  • 全局图谱:展示整个仓库的知识网络,有助于宏观观察。

  • 局部图谱:在打开一篇笔记时,可以开启它的局部图谱,只显示与当前笔记直接相关的链接,更具实用性。

4.4 命令面板

命令面板是 Obsidian 的“瑞士军刀”。按下 Ctrl/Cmd + P 即可调出。您可以在此输入命令来执行几乎所有操作,例如“切换主题”、“导出为PDF”、“合并笔记”等,极大提升了操作效率。

5. 个性化与扩展

5.1 主题(Themes)

通过 设置 > 外观 来管理和安装社区主题,以改变 Obsidian 的界面风格。

  • 推荐主题

    • Minimal:设计简洁、功能克制,提供专注的写作体验。

    • Things:模仿 Things 应用的界面风格,清晰有序。

    • AnuPpuccin:提供多种柔和、悦目的配色方案,视觉体验舒适。

5.2 CSS 代码片段(Snippets)

如果您只想对当前主题做一些微调(例如改变标题颜色、加大行间距),可以使用 CSS Snippets。在 设置 > 外观 的“CSS代码片段”部分,您可以添加自己的 .css 文件来实现精确的样式定制。

5.3 插件(Plugins)

插件是 Obsidian 功能的无限延伸。在 设置 > 社区插件 中关闭“安全模式”后即可浏览和安装。

  • 必装推荐

    • Dataview: 允许您使用类数据库查询语言(DQL)来动态聚合和展示笔记。例如,自动生成一个“所有正在进行中的项目”列表。

    • Templater: 极大地增强了模板功能,允许您通过变量和函数来自动生成复杂的笔记结构,例如带有日期、时间戳和预设格式的日记模板。

    • Calendar: 提供日历视图,方便创建和导航日记。

6. 数据管理与同步

6.1 备份

由于文件完全存储在本地,您需要对自己的数据备份负责

  • 简单备份:定期将您的仓库文件夹复制到另一个硬盘或U盘。

  • 云盘同步:使用 Dropbox、Google Drive、OneDrive 等服务的桌面客户端,将您的仓库文件夹设置为同步目录。

  • 版本控制:使用 Git 进行版本控制,这不仅是备份,还能记录每一次修改历史。

6.2 同步

要在多个设备(如电脑和手机)间使用同一个仓库,需要设置同步。

  • Obsidian Sync:官方提供的付费同步服务。优点是端到端加密、设置简单、能同步软件设置、冲突解决机制完善。

  • 第三方工具:可以使用如 Syncthing (免费、开源、点对点) 或上述提到的云盘服务来实现同步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方法可能需要更多手动配置,且在处理同步冲突时可能不如官方服务智能。